在本章中,我们来学习如何获得SQL语句的执行结果。
我们称由查询返回的一组记录为一个 结果集(result set) (或在VB中被称为recordset).检索结果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:
完成对结果集的操作后,我们必须调用SQLCloseCursor来销毁它.
有时在执行SQL语句后,我们就已经知道结果集是否可用了。如果执行的语句并不是返回结果集的类型,我们就知道结果集不可用了。但有时我们不太清楚使用的SQL语句是什么类型,比如说,让用户自行输入SQL语句。这时,我们必须确认是否有结果集被建立,这可以通过SQLNumResultCols函数实现。如果结果集存在,则该函数返回结果集中的列数(字段数)。语法如下:
SQLNumResultCols proto StatementHandle:DWORD, pNumCols:DWORD
如果 pNumCols指向的值为0,那么表明结果集不存在。
与绑定一个变量到SQL语句的参数相同,我们连接(绑定)一个变量到结果集中的某一列。这里要用到的函数是SQLBindCol,语法如下:
SQLBindCol proto StatementHandle:DWORD,
ColumnNumber:DWORD,
TargetType:DWORD,
TargetValuePtr:DWORD,
BufferLength:DWORD,
pStrLenOrIndPtr:DWORD
例子:
.data?
buffer db 21 dup(?)
DataLength dd ? ;调用SQLFetch后,被填入缓冲区的字符串的长度
.code
.....
invoke SQLBindCol, hStmt, 1, SQL_C_CHAR, addr
buffer, 21, addr DataLength
非常简单.先调用SQLFetch 检索结果集的一列到绑定的变量中。当SQLFetch调用完成,游标(cursor)被更新(updated).可以认为游标就是一个记录指针(record pointer). 它指明了SQLFetch调用后将返回哪一行。比如说,如果结果集有4列,当结果集建立时,游标指向第一行.当调用了SQLFetch 后,游标被加1。所以如果调用了SQLFetch 4次,就没有更多的行可被提交了。游标会显示指向文件尾(EOF). SQLFetch语法如下:
SQLFetch proto StatementHandle:DWORD
当没有行可提交时,这个函数返回 SQL_NO_DATA.
例子:
.data?
buffer db 21 dup(?)
DataLength dd ?
.code
.....
invoke SQLBindCol, hStmt, 1, SQL_C_CHAR, addr
buffer, 21, addr DataLength
invoke SQLFetch, hStmt
译者废话:还记得地球的经纬吗?我们通过SQLBindCol来定位经度(列),用游标来定义纬度(行),用SQLFetch来获得坐标,而结果集就是地球。大航海时代2的同好们不应忘记呀!(船长,我们找不到水......顺便问一句,这是地球吗%$#@&*^:-)
[Iczelion's Win32 Assembly Homepage]
[The Chinese Portion Is Translated By Orochi ,2000.8.24]